6月4日下午,法學院召開民法典專題學習研討會。
會上,張澤鋒副教授作了學習民法典——對民法典的認知專題發言,認為民法典是我國立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,是民法編制體例上的創新,人格權、侵權責任獨立成編,彰顯了我國法律對人格權的重視;張璟博士作了民法典有關涉外民事方面條款的分析;張卓強老師認為民法典有關生態保護方面內容豐富,擴大了環境侵權責任的范圍,增加了懲罰性賠償,體現了民法典綠色基本原則的要求;孔德播副教授作了民法典中有關高空墜物侵權責任問題的分析,認為民法典能夠積極回應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,充滿人性的關懷;于訪勤博士認為國家對個人生活自由的一定干預,就是為了更好的保障家庭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;與會教師還就民法典中規定的離婚冷靜期、贍養老人、關愛兒童以及社會工作與民法典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。

此次民法典學習研討會一致認為,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,目的是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。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、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都具有重大意義。法學院將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,借助復旦大學及外聘專家優勢,不斷提升科研水平,為“一帶一路”“西部大開發”“扶貧攻堅”、生態環境保護、民族團結進步等方面法治建設和社會服務貢獻力量。
(供稿:法學院)